前不久,記者聽很多農民反映,近年來,蔬菜地里,特別是保護地蔬菜線蟲病日益嚴重,幾乎所有蔬菜,如黃瓜、苦瓜、西紅柿、胡蘿卜、茄子、馬鈴薯、甘薯、菜豆,甚至菠菜上都會發生。由于線蟲病隱蔽性強,防治困難,導致農民減產減收損失嚴重。線蟲病應該如何診斷?有哪些防治的好辦法?為此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的肖悅巖教授。
肖悅巖指出,線蟲病害在蔬菜地里確實逐漸加重了,主要原因:一是長期連續種植一兩種蔬菜,病原線蟲數量不斷積累起來;二是線蟲多危害根部,地上部主要表現生長緩慢,植株黃瘦,往往以為是肥水問題,沒有注意檢查和防治線蟲病害;三是即便發現有線蟲,經常使用的殺蟲劑對線蟲也不起多大作用。另外,北方大棚蔬菜地為線蟲提供了安全越冬的條件,也是其不斷上升的重要因素。
如何區分線蟲病害和缺肥的癥狀呢?肖悅巖說,從地上部看,線蟲病和營養不良的確不好分辨,都使植株發黃、變瘦、變矮,果實不能成熟。診斷時一定要挖出根來觀察。在調查時發現,北方蔬菜田發生的線蟲大多是根結線蟲,顧名思義都會使病株根上長出瘤子,小的像小米粒,大的如綠豆,圓形、紡錘形或不規則形膨大,后期也會腐爛,長蛆或其他病菌。但最先侵染植物的可能還是線蟲。
肖悅巖說,線蟲病的確不太好防治,線蟲能耐受許多殺蟲劑,而以往有效的許多藥劑都因為對人畜有劇毒或嚴重污染環境而禁止使用,如克百威、涕滅威、甲基異柳磷、苯線磷(克線磷、立滿庫)等,在果園、花生、小麥田里可以使用的一些藥劑,如丙線磷、硫線磷也不能用于蔬菜地。所以我們特別要加強農業和物理防治,也要發展生物防治。具體方法包括:實行檢疫和田園衛生,即不讓線蟲通過種子、種苗或土壤糞肥傳入農田,病株殘體要帶出,集中深埋;高溫燜棚,就是利用55℃以上的高溫殺滅線蟲。具體做法是翻地后,撒切碎的稻草或花秸,潑上生石灰水后,翻耕30厘米左右,再澆透水后覆薄膜,大棚也要封嚴,這樣密閉15天以上。就可以殺死這個線蟲。北方采用冬前翻耕,冬季不扣棚也可以利用低溫殺死線蟲;水旱輪作或和大蔥、韭菜、辣椒、大蒜等作物輪作;選用抗病品種。
肖悅巖指出,也可以使用一些農藥防治。如在播種前用阿維菌素、噻唑磷(10%福氣多)、菌線克等藥劑處理土壤,也可以在發病初期用這些藥劑對水灌根。他還提醒廣大農民朋友,一定要注意人畜安全。 |